上海殡葬殡葬服务">上海殡葬服务博物馆,是我国首家殡葬博物馆。这座展馆以行业发展史为主题,展示内容包括了民间旧俗与传统丧葬、商业化殡葬业的产生等内容的大量图片、文档和珍贵文物。
(本文所有图片,全部来自网络,感谢原作者,如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。图片与内容无关,请勿对号入座)
在众多展品中,有一个木板结构的东西,四面垂着绸缎的围子。您知道它的名字吗?它的名字倒很好听,叫吉祥板。可虽然名叫吉祥,可是看着有点瘆上海殡葬人,既然殡葬博物馆,自然跟吉祥没啥关系。那它是做什么用的呢?您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,小编就来给您揭秘。 在《曹雪芹别传》里有这么一段:雍正五年八月初的一天傍晚,宫门已经下锁,突然奉到敬事房首领太监通知,传一副吉祥板到皇子所居,在东六宫之后的乾东五所;才知道皇三子弘时暴死。”小说《廿载繁华梦》第四回也提过:次日,就由管家寻得一副吉祥板,是柳州来的,价银八百元。 上面提到的吉祥板,今天,除了一些上年经的老人,还有文史专家,一般人已经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。而且,还有一种说法,说吉祥板就是棺材的讳称。其实,这完全是一种误解。
真正的吉祥板是给逝者用的,却不是棺材。它是一具红漆的木状框,中间是七块木板拼起来的,四周还套上绣雨蟒的围子。而要想更清楚地说明吉祥板,就不上海殡仪馆能不提今天已经消失了的,我国古代的一个行业——杠房。 杠房,也称杠子铺,其实就是古代出租葬礼仪仗的。老北京的杠房业有句行话,叫“三年不开张,开张吃三年”,这不是说杠房的利润有多大,而是说古时办丧事十分繁琐复杂。开杠房,平时店里只有三五个人来看守门面,接待顾客就行。可一旦承办起白事,就要寿材,棚彩,家伙,纸活,僧道等等一起来,好多相关的行业都被杠房聚到一起,共同完成丧事。尤其到了清朝,仅仪仗执事就明确地分为满汉两种形式。在办丧事时,必须严格按照逝者的身份地位,什么人用什么样的仪仗。要是逝者是满族臣民,还要分内外八旗,品级高低等等要求。 在古时候,人们有多认可杠房呢,咱就说说清朝吧。清朝,北京有家日升杠房,在西长安行走西段的路南,店主人叫郁兰斋,是山西人。他们在清朝先后办过三场大的丧事,逝者分别是慈禧太后,隆裕太后,光绪皇帝。 问题来了,杠房的活计,上到皇帝,下到百姓,家家需要。可杠房不可能只有一家,那怎么确定谁家的丧事由哪个杠房负责了呢?这里,就用到了咱们今天说的这样东西,就是吉祥板。
古时候,吉祥板的标准用法是这样的:谁家人病危了,就要赶紧选一家杠房。然后,跟杠房说清了地址,他们就会马上派专人,把吉祥板送来,在家里摆好。然后,由丧家铺上入殓的被褥,等病人咽气后沐浴更衣,先往吉祥板上一抬,再选择一个吉时,才可以入棺。 对于逝者家属上海殡葬一条龙服务来说,吉祥板是给逝者的一个过渡工具。对于杠房来说,按照他们的行规,用了谁家的吉祥板,接来的接三,起往,伴宿,出殡等一系列丧事程序,就都归这一家杠房来承办了,别家的杠房就不能再插手了。
今天看来,对于古代繁琐的丧葬仪事,其根源还是因为古代人们礼制的观念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就明确记载:居丧未葬,读丧礼。既葬,读祭礼。因为礼制,要给予逝者足够的尊重,也因为礼制,对不同的逝者,才有不同规格的丧葬要求。但今天,我们简化了大部分丧葬程序,也同样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选择。毕竟只有真正适合人们生活需要的习俗,才是最能长久存在下去的“刚需”。